糖尿病用藥不得不糾正的9大誤區(qū)
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常見種類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指的是因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的胰島素缺乏,必須用胰島素治療,多見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指因胰島素抵抗及胰島功能減退所致者,可用華信格列齊特緩釋膠囊(商品名“纈爾平”)等口服降糖藥治療,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大多腹部肥胖。此型占我國糖尿病的90%以上。
糖尿病患者如果能采用正確的藥物治療,就能很好地控制疾病的發(fā)展,甚至可以進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影響生活質量。相反,用藥不當則不能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長此以往易發(fā)生并發(fā)癥?,F實中,不少患者用藥中存在多種習慣性錯誤或觀念錯誤,必須糾正。
1、選藥不當
如肥胖患者應用促胰島素分泌劑,兒童患者應用磺脲類口服降糖藥,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腎功能異常者應用雙胍類藥物,急性并發(fā)癥如酮癥酸中毒或嚴重的慢性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腎病等使用口服降糖藥,都不是合適的選擇,應該盡量避免。
2、認為中醫(yī)中藥能根治糖尿病
無論是西醫(yī)還是中醫(yī),目前還都沒有解決糖尿病的根治問題。客觀地說,中藥在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藥效果遠不及西藥。至于廣告、媒體中宣稱的中藥能根治糖尿病,純屬無稽之談,切勿輕信。
3、查出糖尿病就用藥
一般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應先進行控制飲食、適當的體力活動、生活有規(guī)律、情緒要穩(wěn)定、肥胖者減肥,觀察1~2個月左右。如果經過這些措施處理后血糖控制滿意,盡可以堅持非藥物治療。只有經上述處理后血糖控制不滿意者,才加用適當的降糖藥物治療。
4、怕用胰島素或盲目選用胰島素
1型糖尿病患者總是試圖應用口服降糖藥治療而停用胰島素;或錯誤地認為2型糖尿病一旦用上胰島素就不能停用。其實胰島素應用不當會導致水鈉潴留而加重高血壓和心功能不全,高胰島素血癥會加重血管內皮的損傷、導致大血管病變等,例如肥胖、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就不宜過早地應用胰島素治療。
5、憑感覺服藥
有些糖尿病友習慣于根據自覺癥狀來判斷血糖控制的好壞。許多2型糖尿病人自覺癥狀不太明顯,服藥與不服藥在感覺上差不太多,于是認為用不用藥無關緊要。事實上,單憑癥狀來估計病情并不準確。臨床上,單憑飲食和運動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況僅見于少數病情較輕的2型糖尿病人,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人在診斷之初即需給予格列齊特緩釋膠囊等降糖藥物進行治療。
6、同類藥物合用
口服降糖藥有促胰島素分泌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等多種。每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但同一類藥物作用機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張同一類藥物合用。同類藥物合用有時會導到嚴重低血糖。
7、頻繁換藥
藥效的發(fā)揮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藥效才逐漸顯現出來。許多患者不了解這一點,服藥沒幾天,見血糖、尿糖下降不滿意,即認為所服藥物無效,急于換藥。事實上,有些降糖藥(如胰島素增敏劑)服至半個月到一個月才會達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輕易認為某種藥物無效。較合理的方法是:根據血糖逐漸調整服藥的劑量,服至該藥的最大有效量時,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它藥或與其它藥聯(lián)用。
8、擅自停藥
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徹底根治,需要長期治療。病人經過服藥治療血糖恢復正常、自覺癥狀消失,但這并不意味著糖尿病已經痊愈,還應繼續(xù)用藥維持,同時不能放松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切忌擅自停藥。否則會造成高血糖卷土重來、病情惡化。
9、只吃藥,不復查
化驗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作為選擇藥物及調整藥量的重要依據。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復查,自己覺得一直沒間斷治療,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現藥物繼發(fā)性失效,實際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著藥,結果還是出現了并發(fā)癥,原因就在于此。
華信制藥生產的格列齊特緩釋膠囊,為第二代口服磺酰脲類降糖藥,除降血糖作用外,還可治療糖尿病代謝紊亂,防止血管病變,改善視網膜病變和腎功能,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癥者或伴有血管病變者。格列齊特緩釋膠囊采用緩釋劑型,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長期治療,一天一次,依從性好,有效降低副作用,為療效確切的口服降糖一線用藥。
同類文章排行
- 降壓藥用分散片劑型好不好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如何預防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哪些治療方法?
- 糖尿病患者覺得眼前有黑影飄動是什么原因?
- 視物模糊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關系嗎?用什么藥治療好?
- 不可忽視的糖尿病并發(fā)癥——視網膜病變
- 這些心血管疾病誤區(qū),你有沒有中招?
- 哮喘吃什么藥好?鹽酸丙卡特羅膠囊有效治療咳喘,遠離支氣管炎!
- 高血壓診斷常用的8大檢查項目
- 檢查:你是否有這些高血壓治療誤區(qū)